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5日,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记者从高新区获悉,在第18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成都高新区于4月24日至25日在菁蓉国际广场举行“新经济与知识产权主题培训”活动,海内外知识产权专家围绕“新经济的变革:高价值知识产权运用”主题进行培训交流。
本次培训为期一天半,包括主论坛以及一带一路知识产权申请实务与布局策略研讨会、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风险排查分析培训会、《商标法》难点与热点问题研讨会。期间,成都高新区法院发布《成都高新区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6-2017年度)白皮书》。来自美国皓咸律师事务所、台湾博拓国际智权集团、超凡股份技术转移转化研究院等知名企业及机构的权威专家,深入剖析了当前知识产权发展的时代背景以及企业知识产权布局策略。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了解到,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超过1.5万件,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24件,创新实力位居国家级高新区前列。近年来,成都高新区打通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全链条,加快建设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成立四川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联盟。成都高新区检察院在全国首创知识产权刑事案件“双报制”,成都高新区法院创新建立“三专结合”审判机制,充分发挥司法保护知识产权的主导作用。
“根据现在的市场和经济发展来看,新经济领域有可能会爆发更多知识产权专利的诉讼。”中科院博士、专利检索与信息利用专家马志勇告诉记者,“在我今年经手的220多件专利查新检索中,有170多件都集中在了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经济领域。一方面,这充分体现了新经济领域企业对于知识产权的重视;另一方面,也暗含了新经济领域未来将会有一场‘专利大战’的信号。”
面对越来越重要的知识产权,成都的新经济企业也加快了行动步伐。“去年全年,我们公司共做了1000多起的专利查新;而今年一季度,我们为企业做的专利查新就已经超出了去年全年的总和,估计今年的专利查新量会呈3到5倍的增长速度。”超凡知识产权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专利总监吴开磊说,在进行专利查新的企业客户中,超过五成来自成都新经济领域企业。
此外,成都高新区搭建了中国(四川)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全链条知识产权服务体系,成立了四川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联盟,聚集各类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100家。探索形成 “政府担保基金+服务机构(担保)+银行+评估”、“担保+银行+评估”两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累计助力88家(次)企业通过知识产权质押获得11.92亿元资金。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