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重拳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多部门搭建知识产权平台

2018-04-25 20:09:02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4月25日,记者在成都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 2017年,成都市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聚力创新发展,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创建市、国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城市、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城市,知识产权事业再上新台阶。多个相关部门联合发力,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加大执法力度 严格打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行为
 
记者在发布会上了解到,在司法保护方面,成都市全市市法院共受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3628件,同比增长31.8%,审结2975件,同比增长19.4%;受理行政案件4件,同比增长100%,审结4件,同比增长100%;受理刑事案件78件,同比增长39.3%,审结70件,同比增长37.3%。全市检察机关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在批捕起诉方面,全市检察机关全年共批准逮捕涉及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案件79件185人,逮捕人数同比增长198%,起诉108件252人,起诉人数同比增长200%。全市公安机关共立案侦查侵犯知识产权和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犯罪案件177件,与去年案件数量基本持平,刑事拘留175人,逮捕163人,移送起诉320人,捣毁制假生产窝点50多个,涉案金额达2.9亿余元。
 
在行政保护方面,成都市知识产权局深入开展“双打”专项行动,全年专利行政执法办案数量取得新突破,达到468件,同比增长310%。开展电商领域“闪电”专项行动,切实加大电商领域专利案件办案力度,办理电子商务领域专利执法案件40件。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持续开展“红盾春雷”“双打”“打击商标侵权溯源行动”等专项执法行动,全市工商(市场监管)部门共立案查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案件175件,结案162件,罚没250余万元,移送司法机关5 件。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强化版权监管,开展打击网络侵权盗版“剑网2017”和“净网”专项行动,联合市公安局、市经信委、市网信办对156家互联网文化单位进行网络巡查,查办侵权盗版案件29件。
 
共同保护知识产权 各相关单位强化机制和能力建设
 
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卢铁城还介绍,成都市知识产权局创新推动郫都区在全国率先成立集专利、商标、版权等行政管理、行政执法和综合服务于一体的知识产权局,打造“一个部门管理,一支队伍执法,一个大厅服务”的郫都模式。还探索建立了执法指导机制,通过委托执法的方式,将查处假冒专利和调解专利纠纷执法权限下放至区(市)县,委托其开展专利行政执法工作。
 
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优化商标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工商总局成都商标受理处运行一年来,共接受商标注册咨询24000多人次,受理商标注册申请9176件,办理注册商标专用权质押登记5件,帮助企业融资6818万元,业 务量居全国105个商标受理窗口首位。
 
成都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加强成都市著作权纠纷投诉受理和调解中心建设,提高行政调解效能,全年受理涉及100余家单位及个人的135件版权纠纷调解案件,办结率98%。
 
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深化审判机制改革、创新审判模式。2017年1月9日,率先设立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作为该院的内设专门审判机构,成都知识产权审判庭按照“先庭后院”的思路,推动成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组建知识产权检察工作专班,探索刑事、民事、行政“三合一”办案模式。将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纳入检察机关服务市委经济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并对各基层院知识产权工作进行专项考核。
 
成都海关强化与地方相关部门的合作机制建设,与四川省知识产权局、四川省工商局、四川省版权局联合印发《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工作方案》,完善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新机制。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