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7月31日,省农业厅组织川农大、省农科院作物所、水稻高粱研究所等单位专家,对泸县承担的省农业厅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进行中稻测产验收。验收结论:示范区现场验收平均亩产662.5公斤,其中最高亩产田块达到749.7公斤,项目区实施组织措施到位,绿色高质高效集成技术措施落实,项目区稻谷品质优、产量高、综合效益显著。创建项目顺利通过省农业厅验收。
今年,泸县抓住省农业厅水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的机遇,加快全县水稻结构优化升级,着重以优质稻基地建设和品牌打造为突破口,促进供给质量显著提升。
一是生产布局优化。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水稻产业提升计划,2018年规划落实国标三级优质稻面积53.8万亩,占全县水稻种植面积的 89 %,创历史新高,其中国标二级优质稻12.3万亩。
二是模式效益调高。今年,泸县加大了稻田综合种养、水稻一种两收等高质高效模式推广力度。大力推广稻渔耦合、稻虾、稻鸭共育模式,面积达13.1万亩,比去年增加1.2万亩,再生稻面积突破45.5万亩。
三是生产技术调绿。重点组织推广了水稻全程机械化栽培、区域生态循环示范技术等多项绿色高效技术。水稻直播、集中育秧、底肥一道清、增施有机肥,病虫绿色防控等系列措施到位,绿色环保工程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80%、减少化学农药施用量50%、化肥施用量减少30%。
四是稻米品牌调强。主要推广宜香2115,宜香5979,川优6203,德优4727,内5优828等米质优、口感好和再生力强的优质稻品种,促进中稻再生稻两季丰收,这类品种占90.3%。在产地加工上下功夫,努力增加农民收入,泸县雅龙水稻专合社建成的全自动绿色大米加工生产线,日加工稻谷60吨,实现每公斤稻谷盈利达到0.6元以上,项目区种植一亩水稻仅加工增值一项可实现盈利450-500元,目前创立的“世兰”香牌大米供不应求。(泸县农林局 省宣传中心)
编辑:彭宛聆
审核:何晓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