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川渝政务新媒体古蔺行采风行动开启。记者 谢鹏 摄
一名记者正在感受历史的熏陶。记者 谢鹏 摄
重庆客户端-华龙网10月31日11时20分讯(记者 谢鹏)10月的古澜县阳光温婉,赤水河畔的太平古镇岁月静好。10月31日上午,2018川渝政务新媒体古蔺行采风行动一行记者来到太平古镇,感受四渡赤水出奇兵,红色古蔺新风貌的红色文化。 太平古镇历史文化深厚,位于四川省东南部,古蔺河与赤水河交汇处,是川黔交界重地,水陆交通便捷,资源丰富,古风悠然,被誉为赤水河明珠。
陈列馆工作人员正在介绍四渡赤水路线,太平古镇是红军第二次第四次渡赤水的重要渡口。记者 谢鹏 摄
陈列馆展示的红军使用过武器和标语。记者 谢鹏 摄
古镇街道呈阶梯状,由数百级石梯由上而下到河边,明末清初建成的楼台木屋,自上而下延伸到赤水河畔,依山傍水,高低错落,山、水、房交相辉映。长征街、红军街和顺河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依山就势,街道与建筑依据地形呈“之”字形蜿蜒伸展。古镇建筑以清代遗存为主,风格为川南山区建筑,大多为吊脚楼,应用传统流干阑建筑技法,表现手法主要有台、吊、挑、梭和错等,造就了古朴独特的川南山区建筑风貌,集多年的营造保留,形成现在极富空间特色的建筑形态。
古镇依山而建,楼台亭阁,别具风韵。记者 谢鹏 摄
红色文化世代传承。大平既是承载了川南建筑,民俗和盐运筹运筹文化的古镇。景区内保存有大量的红军生活、战斗的遗迹,长征街、胜利街作为红军长征精神。
航拍位于赤水河畔的太平古镇。记者 谢鹏 摄
1935年初春,中国工农红军在川、滇、黔三省边境地区打响了“四渡赤水”战役,太平古镇是红军长征二、四渡赤水的重要渡口和三次转战的地方。为了传承发扬红军长征精神,1958年,县革委会太平镇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纪念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纪念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馆内珍藏了红军部队印章、医书、宣传缎画、马灯、号谱等珍贵文物700余件,整个古镇,作为红军各种驻地而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有近百家之多。2012年在古镇内增设毛泽东四渡赤水纪念馆、中央红军机要室遗址馆、战地黄花馆,2014年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博物馆全面提升改造。
四渡赤水夺渡陈列馆位于太平古镇。记者 谢鹏 摄
太平古镇楼台木屋排列有序,错落其中的石板路讲述了红色历史。记者 谢鹏 摄
2005年被纳入全国三十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2007年,获得“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