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会丨昨晚,洛带又站在了聚光灯下!因为这些杰出的建筑大师……

2019-01-09 23:03:12   见证龙泉驿

如果用文化与艺术门类

来见证改革开放的成果

建筑绝对是很好的诠释

40年来,中国建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城市建设的每一个进步

都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映射

建筑,可谓中国城市演变的“史书”

昨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龙泉驿区委、区政府、华侨城文化集团、华侨城西部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致敬改革开放40周年文化人物(建筑篇)”发布仪式,在洛带博客小镇举行。

自2009年开始,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依年度评颁“中华文化人物”,以弘扬中华文化,表彰华人文化精英,至今已有百余位华人文化翘楚站上这一舞台。而此次评选,则是为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针对建筑领域推出的特别节目。

国内建筑大师云集,致敬时代建筑

在本次颁奖典礼上,10位来自建筑设计领域并作出卓越成就的文化人物,接受了这份来自海内外华人文化精英的致敬和礼赞。

世界因他的建筑而变得更美、被称为“最后一个现代主义大师”的贝聿铭。

△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向贝聿铭先生致敬

被誉为“都市文脉守护者”“历史文化名城卫士”,乃至“古城保护神”的阮仪三。

扎根西部、情系西安,用唐风汉韵烘托出一个古风今韵并存的西安,向世界交出一份独一无二的“中国名片”的张锦秋。

△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设计所所长魏佩娜代领

完美完成鲁朗小镇“圣洁宁静”的核心理念的设计的陈可石。

向世界传达了中国新建筑新状态的杰出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张永和。

善用民间美学,在日常劳作中发现手工感,用西村为成都增加了一座文创新地标的建筑师刘家琨。

“我可以通过专业技能实现一种城市理想,让图纸中的美好设计变为能在北京最好位置上屹立至少一百年的建筑”的邵韦平。

把中国古代哲人“天人合一”的理想通过天才设计变成现实的俞孔坚。

中标海外标志性建筑第一人、新一代建筑师重要代表、“山水城市”的布道者马岩松。

坚持建筑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画图盖房子,而是一种文明传承重要载体的国家奥林匹克体育场中方总设计师李兴钢。

除贝聿铭和张锦秋未能到场外,其他获评建筑师均来到现场,并发布感言。同时,主办方也通过大屏幕展示作品,邀请相关人物讲述的形式,向10位建筑师致以敬意。

他们不仅是中国当代建筑设计领域的杰出代表,也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时代精神的践行者,是城市故事的讲述者,他们让我们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与未来。

名家盛赞洛带 “设计师”故地重游

洛带古镇拥有保存完好的会馆建筑群、独具特色的客家民居,这一建筑文化领域的盛事在洛带举办,也是相得益彰。会场外,获评的建筑名家们也向记者谈到了他们的洛带印象。

阮仪三是知名的古建筑保护专家,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学院教授。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他因努力促成平遥、周庄、丽江等众多古城古镇的保护,被誉为“古城卫士”“古城保护神”。

阮仪三 :我以前没来过洛带,但这次我发现这里有新意,跳出它本身的特色,新中有古,古中有新。

北京大学中国城市设计研究中心主任陈可石与洛带有着不解之缘,曾主持过洛带古镇的城市规划和设计,今天的洛带古镇之所以形成中国艺库、博客小镇、洛带老街、湿地公园、蔚然花海等板块的合理布局,他发挥了重要作用。

陈可石:没想到有这个机缘,能来到洛带领奖,这些年来,洛带的变化很大,相信它会越来越好。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