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交桥遇到积水该怎么办 这些防汛小知识你都知道吗?

2020-08-14 15:27:00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客户端

从8月10日20时开始,成都迎来了2020年最强的一轮区域性大暴雨过程。虽然降水现已减弱,我们仍不能放松警惕。

那么,暴雨之下,防汛工作开展得如何?

我们又需要了解哪些防汛知识呢?

为提高市民群众防汛安全常识与避险意识,今天,成都市水务局通过设置宣传展板、组织答题抽奖等形式开展了“防汛知识宣传”活动。

现场的气氛十分热烈,精美的水务文创奖品让路过的人们纷纷停下脚步,掏出手机扫码答题。工作人员表示:“我们希望通过这种简单又有趣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人参加,既可以普及防汛知识,又能推广我们自己设计的文创产品,一举两得。”

活动中,大家关心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答,比如──

Q:洪灾和涝灾有什么区别?

A:“洪”指大雨、暴雨引起的水道急流,山洪暴发、河水泛滥、淹没农田、毁坏环境与各种设施等;“涝”指水过多或返浆水过多造成的积水成灾。

Q:暴雨预警信号表示的降雨强度由低到高依次是什么?

A: 蓝色、黄色、橙色、红色。

Q:发生洪水时城市里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A:城市情况复杂,洪水爆发后危机四伏,原地不动等待水退是最有效的安全措施。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墙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窖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等都是危险地带,切勿靠近。

Q:立交桥遇到积水该怎么办?

A:在雨天行车,应关注交通信息和其他提示,在立交桥发生积涝事件时,应及时寻找绕行的路线。已进入立交桥的车辆,应按交通提示做到分道行驶,择路而行,舍主求辅,走地势较高的辅路慢行。行人和自行车在立交桥处则应远离深水,远离车辆,不要穿行于汽车之间,选择地势较高处慢行。

Q:行走在外,有哪些防范和应对城市内涝的措施?

A:注意路边防汛安全警示标志,尽量贴近建筑物,不要靠近有漩涡的地方,防止跌入缺失井箅的水井、地坑等危险区域。同时,应注意避开灯杆、电线杆、变压器、电力线、铁栏杆等有可能连电的物体,以及附近的树木。

七八月份是成都的主汛期,其特点是降雨强度较大,极端天气频率更高。市水务局水旱灾害防御处副处长黄强告诉记者:“8月10日开始的这轮降雨时间长,强度大,市内一些道路、小区、下穿隧道都出现了积水的情况。灾情发生后,全市各级各部门积极响应,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初步统计转移了约五万人,解救被困群众八百余人。整个过程中没有一个因洪涝灾害伤亡的人员,工作成效还是比较明显。”他也特别提醒,从最新情况来看,15-17号成都市可能又有新一轮的降雨过程,防汛工作不可松懈,市民们也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记者 缪梦羽 文/图)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