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随着近几年各地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建设难度和成本持续增加,建设所需“钱袋子”如何保障?9月3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解读《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和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新闻发布会。
“强化资金保障对于高标准农田建设至关重要。”省财政厅二级巡视员关民军在回答记者问时说,近年来,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不断增加,建设成本费用不断升高,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求持续增长。为保障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需要,财政厅会同农业农村厅采取了以下措施: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
据介绍,2019年,我省共争取中央财政资金41.61亿元、安排省级财政资金13.55亿元、由项目市县落实财政资金6.07亿元,实现了“亩均财政资金不少于1500元”的要求。
从2020年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推进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意见》明确要求“中央、省级和市县财政补助资金每亩共计不低于3000元”,落实中、省财政资金56.46亿元,并从省级层面切块下达抗疫特别国债19亿元用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助力市县积极落实本级财政支出责任,不折不扣落实资金投入。
鼓励引导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
同时,发挥财政投入引导和撬动作用,鼓励地方采取投资补助、以奖代补、财政贴息等多种方式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综合运用各类激励政策,有序引导金融和社会资金增加投入。另外,完善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增耕地指标核定、调剂和收益分配机制,鼓励市、县政府以新增耕地、新增产能、质量提升等作为收益,发行政府专项债券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
强化资金管理和使用绩效
据了解,我省将严格按照中央和省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有关规定,分配、使用和管理农田建设补助资金,并加强绩效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下年度分配资金的重要依据,体现奖优罚劣的政策导向,引导各地管好用好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周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