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无处不在 四川铺就森林草原“防火网”

2021-12-23 19:14:00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请先下车扫码,再登记一下信息。请勿携带火源进山,打火机得先存放起来。”这几句话,57岁的马吉银已经烂熟于心。老马是攀枝花市米易县森林防火检查安家垭口卡点的值守人员,检查过卡行人、车辆是否携带火源,同时还要做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老马说,不仅要“识人”,还要“识火”。“变化肯定是有的。”老马指了指卡口旁绑着的塑料桶说,最开始设卡点时随身携带火源的村民不少,一天能存十多个打火机,每天差不多都装满一桶,而现在几天都见不到一个。

像安家垭口卡点这样的变化,在四川各地,特别是“三州一市”地区都在发生。一年来,四川全省上下通过学习教育提高了思想认识,通过改革创新理顺了体制机制,通过落实责任提高了防控水平,通过加大投入改善了基础设施,通过实战演练增强了救援能力,全省森林火灾多发频发、扑火伤亡事故屡现的被动局面得到明显改变,森林草原火灾综合防控能力和扑救实战水平明显提升。

(防火执勤员向村民推广防火知识).jpg

防火执勤员向村民推广防火知识

596C37A2-436E-49B7-911E-737EC8B84813

凉山州冕宁县河东小学正在举行森林防火主题班会

变观念 群众防灭火意识、用火习惯发生明显变化

在阿坝州马尔康市梭磨乡色尔米村,不去野外煨桑是当地村民的共识,村民们如今都是在自家楼顶或院坝设煨桑台,他们说,这样做很安全。

不在野外违规用火,不在林区牧区抽烟、焚烧垃圾,不随意丢弃烟头……从耄耋之年的老者,到刚入学堂的孩童,大都能说出一些防火常识,让防火知识家喻户晓、入脑入心的重要原因,是由于铺天盖地的宣传。

近日,一款由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制作推出的“森林草原防火我倡议我承诺”新媒体产品,又在四川各地传播开来。近100万人参与的这款接力互动产品只是四川省应急厅森林草原防火宣传的一个缩影,“防火答题王挑战赛”“21市(州)主持人接力防火宣传”“易烊千玺代言森林防火”“祸患猛于虎”警示教育片……从年初到年末,由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推出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宣传活动,热度不减。

同样转变观念的还有中小学生,为了发挥“小手拉大手”作用,四川各地中小学校将“开学第一课·森林草原防灭火”主题教育作为永久性制度安排,组织编写了森林草原防灭火教育读本,受教育学生达500余万人次。广大农村地区利用“村村响”广播、乡镇宣传车、摩托宣讲队、农牧民夜校等载体,赠送挂历年画、藏(彝)汉双语宣传等方式,大力普及森林草原防灭火知识。

甘孜州丹巴县格宗镇朱家山村村民赵国刚说:“村干部经常来扎呼(强调)不准带火上山,现在上头重视得不得了,我在家头吃烟都不敢乱扔烟头,用纸杯子倒起水把烟杵熄。”

转变思想观念的不光是广大群众,一些地方党员干部思想上存在的“森林草原火灾是自然灾害,年年都会有,防不住、打不熄”的错误认识,也得到了根本扭转。

专项整治以来,四川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省政府常务会议、专项整治领导小组会议、专题推进会议等,研究谋划和安排部署专项整治工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开展调研督导、撰写学习心得体会,省市县三级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培训班等方式,开展集中辅导、专题学习,牢固树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增强了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

B9C5F46A-3560-484C-A567-2BAD00C5B587

四川积极发挥国家队专业优势,带动提升各级森防指和地方专业扑火队综合防控能力

顺机制 防灭火效率明显提高

“这么大的场面,那么多队伍竟然短时间内集结完成,太令人震惊了,为扑火队伍的实战能力点赞!”12月7日,家住阿坝州汶川县绵虒镇的村民何厚才发了一条朋友圈,点赞森林火灾扑火效率。

何厚才所说的“山火”,是2021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此次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以阿坝州汶川县绵虒镇发生森林火灾为想定背景,按照村、镇、县、州、省五级逐级响应的步骤,着重演练启动应急响应、扑火力量集结、开展火场侦察、制定扑救方案、实施灭火行动等五项内容,检验森林草原火灾应急预案体系、指挥协调机制、灭火救援能力建设等情况。同时还对新型装备灭火、信息化手段应用等进行展示。

演练是为了在实战中能更加迅速安全扑灭森林草原火灾,据了解,今年以来,四川省有13起森林草原火灾在24小时就被迅速扑灭,占火灾总数的56.5%。“快”的背后,是四川推行的一系列森林草原防灭火体制改革,发挥了作用。

在指挥体制调整方面,四川将省森防指指挥长调整为分管应急工作的常务副省长,森防指办公室调整到应急管理厅,办公室主任由应急管理厅厅长担任,设立“一办六组”工作架构,原则上市(州)、县(市、区)比照执行。其中“三州一市”森防指指挥长由市(州)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高、中火险县(市、区)森防指指挥长由县(市、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担任。建立末端发力群防群治工作长效机制,通过实行责任清单制、任务清单制、督导清单制和责任与任务承诺书制度,把责任压实到最小单元。建立分区分级抓好火险精准防控制度,将全省有森林草原防火任务的175个县(市、区)划分为高、中、低三类火险区,按照“红、橙、黄、蓝”四个等级进行火险预警,今年首次推出了分级预警加联合会商工作机制。建立“两书一函”责任督促落实制度,对遏制重大森林草原火灾、杜绝群死群伤事件发生、落实防灭火责任,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体制机制调整改革到位,提高了监测预警的准确度、信息报送的及时性、力量调度的快捷性、现场指挥的统一性、安全管理的科学性,为打早打小打了奠定了基础。

234FBBDE-E9B2-4621-8CBC-8B041A487C1C

瞭望台

改设施 应急支撑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近日,外出打工返乡的凉山州冕宁县泸沽镇洛瓦村村民沙子和,惊喜地发现,世代居住的小山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口设有检查火源的哨卡,扫过防火码、签过承诺书才能进村入山;一条条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防火通道,在密林深处蜿蜒而上;半山腰的空地上,蓄满水的蓄水池波光粼粼;山顶上的瞭望塔,24小时有人值守……

洛瓦村这样的变化,在四川各地都在发生。围绕提升综合管理、防灭火管理、科技支撑、宣传教育、指挥决策和火灾扑救行动能力,四川重点推进6大类、25类具体项目,建设防灭火道路、阻隔带、停机坪、取水点、预警监测系统等10类重点项目,重点支持凉山、甘孜、阿坝州和攀枝花市最急需、最迫切、最紧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基础设施建设短板,研究制定5大类19项整治措施,细化到防火通道、隔离带等276个具体项目。

截至今年11月,四川共新(改)建防火通道3.9万公里、消防蓄水池4.1万个,开设防火隔离带5.1万公里。新建直升机停机坪95个、航空取水点573个、瞭望塔418个。

除了“物防”,“技防”在四川同样受到了高度重视。在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指挥中心,硕大的屏幕上显示着全省各地森林草原火情监测信息,点开任意一个摄像头图标,高画质的实时影像就会投放到屏幕上。据介绍,这是今年四川研发投入使用森林草原火情监测即报系统,该系统整合高分卫星、气象、瞭望塔、护林员等监测信息,采用红外探测、智能烟火识别等技术,实现了火情火灾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

一批应急性、保障性、支撑性防灭火基础建设加快建成,扭转了过去监测、预警、防控、处置全靠“人海战术”的被动局面。

(2021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现场).jpg

2021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应急演练现场

强能力 综合救援扑救实战水平大幅提高

今年4月3日,凉山州木里县发生森林火灾,在火灾处置过程中,前线指挥部充分研判周边设备设施条件,迅速制定了以水灭火的扑救方案,依托刚刚建成的几处取水点,采取水车供水、水带架设、水囊接力、水泵增压等多种方式进行扑救,从救援队伍开进到扑灭明火仅用两个小时。

两小时扑灭明火的“硬核”操作,是四川省森林草原火灾扑救实战水平大幅提高的有力印证。

四川积极发挥国家队专业优势,带动提升各级森防指和地方专业扑火队综合防控能力。出台《关于森林草原地方专业扑火队伍建设标准的指导意见》,组建地方专业扑火队伍117支、1.05万余人,组建乡镇半专业扑火队伍2534支、9.25万余人。推广并构建起以水车水池水泵为主的“以水灭火”体系。全省投入装备资金2.7亿元,增配队伍装备7.8万套、单兵装备2.5万套、防灭火车辆773辆。合理布防7架森林航空消防飞机,驻防西昌、盐源、金川、九寨沟等地,开展空中巡护、吊桶灭火,有效提升了四川森林草原防灭火实战化能力。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杨璐绮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