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落实碳达峰行动方案。从国家层面再次吹响迈向“双碳”目标的号角。
落实到具体事项上,政府工作报告特别提出要在能源、煤电方面突出转型升级,同时推进绿色低碳技术研发的推广应用。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发展。
葛红林(资料图)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提交了一份提案,在提案中他指出要认真学习和正确领会中央的要求,应结合实际,提高驾驭高耗能产业的科学能力。
当前,在“双碳”工作推进中,高能耗产业常常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众矢之的。但是,葛红林认为应该考虑高能耗产业的特殊性。一方面,以现今的技术工艺,除非发生颠覆性的工艺路线革命,一时还改变不了该产业的高耗能特征。另一方面,就是传统基础设施建设、新兴产业发展对于高能耗产业存在依赖。因此,政府在做决策时必须审时度势,避免搞“一刀切”。
提案中,葛红林指出有的地方目标设定过高、速度要求太快,对高能耗产业实行“一刀切”关停、骤然抽贷断贷等方式,这对于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是不利的。对此,他建议,驾驭高耗能产业要优化全国布局,坚决遏制“二高”项目盲目发展,并不是要遏制“二高”项目的优化调整,应做到在总量控制下的科学布局,将项目配置在清洁能源占比较高的地区。中央有关部门要加大对高耗能产业布局的研究、规划和管控,防止高能耗项目盲目审批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发生。
同时,不能任凭市场需求决定产能产量,因为市场的逐利性会对高能耗产业转型升级产生负面影响。应分行业地对高耗能产业的产品做一次未来需求分析,形成阶段性的调控指标,加快实现从定性管理转变为定量管控。
此外,葛红林指出,驾驭高能耗产业,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二个市场,实现双循环互动。当前我国不少高耗能产业的产品占全球50%以上,因为国内的供大于需,导致了大量出口。虽然高能耗产品出口可以拉动社会经济发展,但也将污染留在了国内。因此,他建议应尽快制定适应新发展阶段和“双碳”目标实现的进出口政策。例如,收紧出口政策,从宽松出口转变为限制出口和鼓励进口。对高耗能产品的出口做减法,产品的进口做加法。通过一加一减,在保障国内高耗能产品使用的同时,减少国内能耗指标,同时鼓励深度加工,开发更高附加价值的终端产品。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简文敏 刘绍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