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履途】全国人大代表吴群刚:乡村振兴、生育政策、粮食安全是履职“高频词”

2022-03-10 10:54:00   四川发布

代表名片:

吴群刚

全国人大代表  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2022年全国两会召开,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党组书记、厅长吴群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持续履职尽责,今年也不例外。

今年,吴群刚带来诸多建议,他尤为关注综合类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山地减灾与工程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率等科技领域相关问题。

而翻开过去4年的履职记事簿,我们也能看到,吴群刚听民声、聚民意,在多个领域建言献策,这些履职“高频词”有乡村振兴、生育政策、粮食安全......

助力乡村振兴 多维度提出建议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高度重视。”从加快农村宅基地配置改革、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再到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吴群刚曾从多个维度提出建议来助力乡村振兴。

2018年,吴群刚建议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加快农村宅基地配置改革鼓励适度集中布局新村。彼时作为南充市人民政府市长的他,通过对南充市农村现状进行典型调查发现,农村人口外出、农房空置已成为普遍现象,且离城镇越远,人口外出比例越高、农房空置越多,一些边远村农民外出、农房空置率均在80%以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深层次原因是现行的宅基地管理制度。”

同年,他还关注到财政涉农资金的统筹整合使用。他认为,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财政涉农资金投入面宽量大,对非贫困县而言,建立“多个渠道引水,一个龙头放水”的涉农资金整合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建议将非贫困县纳入涉农项目资金统筹整合范围,与贫困县享有同等的自主权。此外还建议国家涉农相关部门建立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的相关机制。

不仅如此,2019年,吴群刚还瞄准了农村的文化建设。他介绍,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以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仍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正日益成为突出的短板。“所以我建议要把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做好规划和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增加农村文化服务供给,同时建立培养、奖励机制,加大对乡土文化创作者和传承人的扶持力度。”

关注生育政策 促进优生优育转型

在吴群刚的履职记事薄上,生育政策的“身影”频频出现。从2019年到2021年,吴群刚曾连续三年就生育政策提出建议。

2019年到2020年,他就提出推进计划生育政策由控制人口出生向促进优生优育转型的建议。从详实的数据中,吴群刚提出,“我国人口增速放缓、结构失衡等问题也逐步显现,人口危机渐行渐近,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出生人口持续下降、劳动力持续减少、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等现象令他感到担忧。

因此,吴群刚未雨绸缪,提出要适时全面放开生育限制、推进计划生育工作重心向优生优育转变、加强提高生育意愿的政策储备、大力发展婴幼儿照护服务等实际建议。

到2021年时,他更在以往基础上,提出要及时调整优化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生育的建议。“人口问题是事关国家长远发展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未来一段时期,我国将面临严峻的低生育水平和人口老龄化双重考验。”当时的吴群刚便建议,要立即着手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抓住时间窗口期,及时调整优化计划生育政策,全面放开生育,防止我国从人口结构不合理演变成人口危机。

保障粮食安全 “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在吴群刚看来,粮食安全是关系国计民生、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他曾表示,“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永恒课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一些粮食出口国暂停粮食出口,国际粮价出现较大波动。吴群刚认为这是敲响了警钟,他介绍,从实际情况看,我国粮食安全还面临诸多挑战,包括粮食进口规模较大且来源高度集中、居民消费升级与粮食生产结构矛盾不断加剧、粮食种植面积受到挤压、收益偏低影响种粮积极性、粮食补贴政策激励效果不明显以及储备体系不完善等六大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何“破局”?吴群刚建议要建立健全粮食安全保障法律法规体系,尽快出台《粮食安全保障法》,修订《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同时全面开展粮食种植面积普查工作,为科学制定粮食安全保障政策、精准发放粮食综合补贴等提供支撑,此外还要建立粮食补贴稳定增长机制,完善粮食应急储备体系。

粮食安全涉及诸多领域,吴群刚还关注到川渝地区优质大豆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2020年,我国大豆年消费量1.2亿吨左右,自给率不足17%。川渝地区是我国最优质高蛋白产区,加快这一地区优质高蛋白豆种的繁殖与供给,对于推动我国大豆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他曾建议,由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启动设立川渝地区高蛋白优质大豆良种繁育资金重大专项,建立大豆年度种植补贴资金制度,推动高标准规模化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