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政协委员为民营企业创新发展“开处方”:建立人才库和部门联动机制,实现全市人才资源共享

2018-03-01 14:49:53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近年来,泸州市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在全市的GDP中占比达50%以上,成为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但部分企业产品科技含量不高,升级转型较慢,市场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在刚刚召开的政协泸州市第八届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泸州市工商联提交了《以人才建设为引领 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提案,对泸州市民营企业人才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以及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人才工作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泸州市工商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企业竞争归根究底是人才的竞争,而泸州市民营企业存在不同程度的“家族式”企业管理问题,“人才兴企”意识不强,多数企业不愿让技术人员参股,部分民营企业在培养科技人才方面花了大量精力,但技术人员在能力提升后跳槽到其他单位的现象比较普遍,“引才难,留才更难”问题比较突出。同时,对于民营企业而言,特别是规模到了一定体量的企业,企业转型期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高级人才清单?如何寻找、吸引一流的人才加盟?最适合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和战略级的合伙人,由谁判定,又该如何判定?这些问题,都亟需政府提供指导和支持。

政协委员陈家荣

“我们公司成立于1994年,当时是一家单一的工程监理公司,仅有二三十名员工,公司年产值200万元左右。从2007年开始,公司开始飞速发展,成为了泸州市首家取得施工特级并具备建筑一体化资质的建设集团,到2017年年底公司员工近两千人,年产值数十亿元。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公司取得的成就,人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政协委员、泸州市工商联副主席、江阳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党委书记陈家荣深刻感受到引进人才、发挥人才作用在其公司发展中起到的重大意义。

“公司坚持走现代企业管理之路,不搞‘家族式’管理,坚持自我培养人才与社会招聘人才相结合的人才储备管理制度,坚持‘制度留人+经济杠杆调整+情感辅助’的人才管理制度。”陈家荣告诉记者,他们公司员工流失率非常低,不超过2%。

即使如此,陈家荣也认为,目前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他希望可以根据民营企业的实际需求状况,研究制订民营企业人才培训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人才培养工作。

“10年前,泸州肥儿粉销售更多局限在川滇黔渝地区,2001年改制后,我们大量引进销售人才,从销售总监、销售高管到大区销售经理,如今,泸州肥儿粉销售覆盖了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以及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政协委员、泸州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泸州肥儿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欧阳锡川告诉记者,如何创新经营理念、加大研发力度、培养精英团队,已成为他和其企业的优先课题。

欧阳锡川接受四川发布记者采访

“如果能创办酒城工商学院,重点加强技能型人才培养,解决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的技术用工问题。同时,在《酒城人才新政》若干意见的政策框架内,研究制定符合民营企业人才工作特点的激励措施,那民营企业人才困境问题就能得到有效解决。”政协委员欧阳锡川这样认为。

政协委员欧阳锡川

“泸州市工商联将充分发挥自己的职能作用,引导民营企业家适应新时代新形势,尽快转变思想,鼓励民营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不断把企业做大做强。”泸州市工商联建议,为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建立民营企业人才库,政府可通过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补助等方式,积极支持民营企业采取“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开展人才招引、培养、交流和使用工作,同时,建立部门联动机制,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与民营企业的沟通联系,盘活现有人才资源,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向民营企业合理流动,实现全市人才资源共享。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程海英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