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2018-01-23 15:04:21   四川发布

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近日获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提交了题为《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意见与建议》的提案,内容如下:

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几点意见与建议

中共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准确把握住了中国市场转型升级的需求趋势与中国在全球产业链角色提升与再定位的大格局,是对中国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指示,需要全面贯彻落实与坚决执行,但是,在执行过程中,有一些误区需要澄清,实施路径亟待明确。

一、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概念的混淆

有些地方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框,甚至把“一带一路”也纳入其中。实质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市场的产业端的深度调整与提升,坚决去除过剩产能与僵尸企业,以区别于传统的三驾马车,通过投资、出口和消费的需求端。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解读可以区分为三个层次。

(一)宏观层次为:

1.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当前主要问题是房地产推动的土地成本与房地产价格的飙升,对整个实体工商业形成了资源挤出,房地产价格上涨带动了工资上涨(实际自由支配收入反而降低),提升了人力资源成本,资本市场的高收益拉升了实体产业融资成本。

2.降低市场交易成本与制度性成本,放权让利在地方的落实中由于涉及部门利益效果有限。调研中发现一些小微企业营改增以后,原来只交地税,现在是同时交地税与国税,增长了2.5倍,企业经营不下去,办理注销手续,在税务环节就耗时1个月。现在的税务部门在落实国家政策减税与增加税收中明显更偏好后者。审批权限的下放,玻璃门弹簧门仍然存在。

(二)产业层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际上是加减法并重,不能一味谈加法,但是也不能一味谈减法,单纯强调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三去”是需要通过市场手段来调节落实的,许多地方看成了政治任务,采用计划经济手段,不利于经济可持续性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在于最后的“补短板”,供给侧的推陈出新,新的中高端产业的发展,不是“补短板”三个字能够概括的。当前经济的主要问题正是新的供给没有真正形成,后继乏力。

(三)微观层次,是企业的技术与商业模式更新。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实施路径与抓手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操作层面,“互联网+”与“工匠精神”是一个很重要的路径与手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一定就是淘汰传统产业,“互联网+”与“工匠精神”可以让传统产业现代化与品牌化。淘汰落后产能主要通过加强行业品质标准的严格督察与惩罚来实现。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充三个路径,为此建议:

(一)深度推进军民融合。部分非顶尖技术(国家机密)与军工零部件对市场开放,充分发挥军工技术资源的产业潜力,同时,通过必要的市场竞争,促进传统军工企业供给侧改革,形成整体军事工业的充分潜在供应能力。为此,需要探索与创新军用技术成果市场转化机制,鼓励军地共建技术研发中心,大力支持“民参军”的市场化机制,引导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维修,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军工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修订相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律法规,强化科技成果市场化转化的法治保障

(二)开放政府大数据。我国的经济技术科研体制历来是政府主导。数年来的积累,政府掌握了海量数据,却一直存在着纵向和横向分割的问题,没有真正打通和共享。要让这些数据真正成为资源、更好地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秉承更为开放的理念,立规立法去管理和使用。大数据是“互联网+商业创新”的灵魂,美国2009年颁布了《开放政府指令》,全面开放不涉密政府大数据资源,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建议政府立法开放不涉密政府数据资源,如人口数据、市场数据、气象数据、国土资源与交通数据。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补短板和增长极很大部分在现代服务业,在于商业模式与服务创新。国家的发展强大靠的是产业的发展强大,制造业是硬的一方面,服务业是软实力的体现,也是民生和现代化的体现,适应市场需求由物质型消费向服务型消费加快转型的大趋势,以网络化、定制化、个性化为方向,创新发展更富智慧的现代服务业。除了电子商务与物流外,大力发展医疗与保健、金融保险与投资、运动休闲养老、文化娱乐传媒、科技服务等现代服务新增长极。

相关报道

©2020 四川发布 版权所有 转载须经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