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近日获悉,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在今年四川省两会上提交了题为《关于帮助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进程中管控风险的建议》的提案,内容如下:
关于帮助中小企业在“一带一路”进程中管控风险的建议
“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体现了中国对外开放战略乃至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升级。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四川省也制定了相应的融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计划,帮助川企“走出去”。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多为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这些国家在开放和发展过程中大多面临政治维稳、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政策调整等诸多挑战,除了新加坡、波兰、保加利亚等少数低风险国家外,就“一带一路”沿线整体而言,营商环境不容乐观,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面临着诸多未知风险,尤其是内陆中小企业抵御风险能力普遍较弱,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和诸多风险,主要有:
一是地缘政治风险。“一带一路”贯穿亚欧非大陆,地理覆盖范围广,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社会差异性大,在如此千差万别的区域条件下开展海外投资,必然面临着地缘政治风险,既包括沿线国家的疑虑,又包括域外国家的阻挠,同时还存在不可抗力因素,迫使中国企业不得不面对诸多不确定性,导致政治风险居高不下。以叙利亚政治危机为例,中方投资的多个油田血本无归。
二是金融风险。一是债务国违约风险。相当部分“一带一路”计划的国家存在着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较差的经济基本面,这使其成为高风险债务人。这意味着如果企业向这些国家提供资本和进行投资时,将面临很大的违约风险。二是汇率风险。2008年以来,除中国以外,“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货币都存在较大幅度贬值,导致不少国家大部分时期经常账户保持逆差。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引领下,我国对外投资规模将不断地扩大,如果这些投资都是使用外币,那么在汇率剧烈波动时,必将面临巨大的风险。
三是法律风险。如,前几年,中企与伊朗签署47亿美元合约,开发当地气田。伊朗法律规定,凡是认为伊朗可以国产的产品,必须用伊朗本地产品,但伊朗产品不能按时供应,或者质量不可靠,耽误了工程,伊朗政府只追究中企总包方,处以巨额罚款。按照伊朗法律,竣工投产后,运营权交给伊朗方面,中企只能按股本分红。但是伊朗运营水平低,账面上只有亏损,中企实际上无法得到利润分红。
四是税务风险。由于投资目的国税收环境、税收法制与国内存在差异,必然会为企业带来涉税风险,企业的合法税收权益可能受到损害。这些风险包括并不限定于:被双重征税的风险、转让定价产生的风险、反避税调查风险和税收遵从风险等。
五是环保风险。“一带一路”国家的环境标准各不相同,如果项目环境尽职调查不到位,企业很可能会陷入到投资困境。
基于以上风险,建议:
一、建议设立企业“走出去”综合服务平台。目前成都市已建立“一带一路”项目库,推动了近 50 个境外重大产能合作示范项目建设。建议省上也设立相应的综合服务平台,主要为企业提供一些必要服务,如企业经理人、投资人前往“一带一路”国家出访前的对方国国情教育,协助相关企业海外商会组织的成立,进行税务指导,帮助企业了解投资国税收政策法规等。
二、制订和推动一揽子金融扶持计划。主要有:争取亚投行、丝路基金、金砖国家开发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四川设立分支机构,建立发展相关创投中心、风控中心,提供金融支持;通过政策性金融机构承保国家风险与买方保险的方式,促进保险机构对接企业,减小企业风险;建立风险补偿基金,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可发起设立海外投资风险补偿基金,为企业海外投资提供“风险缓冲垫”。
三、深入开展研究“一带一路”国家与四川产业发展相关的调查研究工作。包括并不限定以下内容:电子、食品、医药、汽车等产业与“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相关调查;地缘政治、汇率、市场等风险研究。同时,基于以上调查研究的风险信息发布服务,通过综合服务平台对“走出去”的企业进行推送服务,帮助企业提示相关风险、制订相关风险处理预案。